增生治療的簡介與應用

 

增生治療是一種促進再生的注射技術,透過將增生劑注射在受傷退化或修復不佳的肌腱、韌帶、關節,原理為促進局部短暫發炎以誘發增生反應,進而促進損傷的軟組織修復。

broken image

增生治療適用疾病

  • 慢性肌腱、韌帶損傷:舉例如肩旋轉肌肌腱損傷、網球肘、足底筋膜炎、十字韌帶損傷等
  • 肌肉撕裂傷
  • 關節軟骨損傷:如肩關節唇、膝蓋半月板、手腕三角纖維軟骨(TFCC) 損傷等
  • 脊椎相關疾病:如小面關節病變、腰椎滑脫及薦髂關節病變等
  • 骨折後加速骨質生成
broken image

常見的增生治療

  • 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: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,注射於受傷後修復不佳的韌帶或肌腱上,可以促進局部短暫發炎以誘發增生反應。
    因其原理為使局部短暫發炎,在注射後一週內可能會有脹痛、痠痛的情形,此為正常的現象無須過度擔心。
  • PRP增生療法: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亦為增生治療的一種,PRP 治療藉由抽取自體的血液,透過離心機將血液分離取得高濃度血小板血漿。
    高濃度血小板中具有豐富的生長因子,可以促進組織修復與軟骨再生,因此比葡萄糖來得快速有效,目前廣泛使用於軟組織損傷及運動醫學中。
    PRP與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相同,在注射後一週可能會有短暫腫脹疼痛的情形。
broken image

增生治療後的建議

  • 注射後三天內避免劇烈運動,待疼痛緩解就可以恢復正常運動,搭配復健治療效果更佳。
  • 注射後如果腫脹疼痛感強烈,可使用普拿疼來止痛,輔以熱敷促進修復。
  • 攝取足夠營養如蛋白質、維他命也可以促進修復效果。
  • 常見注射後偶見局部瘀青,此為正常現象無須過度擔心。
  • 注射前後避免使用消炎止痛藥,其可能會抑制發炎進而影響療效。

文獻探討- 增生治療於慢性疼痛的應用

從1950年代開始,增生治療就被視為是一種實用且有效的治療,主要用於治療韌帶鬆弛及相關的肌肉骨骼關節炎。在過去二十年間,越來越多增生治療的研究發表,證實了增生治療對許多疾病不僅有效,且副作用很少,其中包括退化性關節炎、網球肘、過度使用造成的肌腱病變、肌肉骨骼疼痛、關節疼痛和鬆弛、慢性下背痛等等。

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後,會使注射部位的細胞脫水,導致局部組織損傷,進而吸引顆粒細胞和巨噬細胞來促進癒合。目前研究發現,在注射高濃度葡萄糖到組織中時,能夠刺激生長因子並促成發炎反應,可促進纖維母細胞增生及關節軟骨修復。在臨床上使用時,葡萄糖濃度高於10% 的部分我們認為是通過發炎機制起作用。

在2016發表的論文A Systematic Review of Dextrose Prolotherapy for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 有以下結論,當保守治療無效時,支持增生治療使用於以下狀況

  • 肌腱病變,內文提到在阿基里斯腱病變、Osgood disease、TMJ syndrome 治療上的效果
  • 退化性關節炎,膝關節退化、大拇指關節退化
  • 脊椎及骨盆疼痛,於薦髂關節疼痛的治療上,增生治療的長期效果優於類固醇的注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