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踝扭傷的急性治療

腳踝扭傷為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,在復健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會遇到,

以下介紹腳踝扭傷的分類、檢查與急性治療準則。

踝扭傷受傷位置

較常見的腳踝扭傷為外側踝扭傷(約佔85%),其中最常受傷的是前距腓韌帶

broken image

高位踝扭傷和內側踝扭傷則較少見.

broken image

踝扭傷的嚴重度

可根據出血狀況、功能、壓痛點、踝關節活動度、穩定性去定義扭傷嚴重度

如在扭傷後有明顯腫脹、無法踩地或步行、足踝明顯變形等等,則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

需要照x 光嗎?

醫師會依照Ottawa rule 去確認那些病人需要進行X光檢查來排除骨折( 此準則適用於成人及五歲以上的兒童)

broken image


根據Ottawa 踝部規則,在以下情況下應該進行踝部X
光檢查:

- 外踝後緣的6公分範圍內壓痛。

- 內踝後緣的6公分範圍內壓痛。

- 受傷後無法立即承重並且在評估時無法步行四步。

對於有中足疼痛的病人,如果符合以下條件,也應進行足部X光檢查:

- 第五蹠骨的壓痛。

- 距骨的壓痛。

- 受傷後無法立即承重並且在評估時無法步行四步。

中足疼痛較常被忽略的是第五蹠骨的壓痛,雖外觀不一定有明顯變形

仍要小心骨折的可能性。

broken image

超音波檢查的角色

超音波檢查能夠診斷踝部韌帶損傷。

研究指出對於前距腓韌帶(ATFL)的診斷準確率可達95%,

對於跟腓韌帶(CFL)的診斷準確率為90%。

此外,超音波可以讓醫生獲得動態影像,這有助於檢測無法通過其他影像顯示的功能性損傷或關節不穩定

然而,急性撕裂可能伴隨嚴重皮下血腫與組織腫脹,這時影像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夠證據來進行正確診斷

這時我會先請病人以護踝或貼紮固定關節,回診時再次確認韌帶狀況


固定要使用護踝還是彈性繃帶??

在腳踝扭傷的治療中,功能性支撐常以護踝、貼紮或彈性繃帶的方式。

這些外部支撐與僵硬的固定(如石膏)不同,它們能讓受損組織承受負重的狀況下,同時提供保護。

在研究中顯示護踝的效果最顯著,並且在減少腫脹有明確的療效。

急性治療 PEACE AND LOVE

PEACE AND LOVE 是一套用於腳踝扭傷的治療指導原則,這個縮寫包括兩個階段:PEACE 和 LOVE,分別代表不同的治療步驟。


PEACE(急性期治療

這個階段強調減少受傷後的急性發炎和保護受傷部位。

Protect-保護
在受傷後應該保護踝關節,避免過度活動,並使用支撐或繃帶來防止進一步損傷。
Elevate-抬高
把腳踝抬高,以促進血液回流,減少腫脹。
Avoid-避免
非必要時避免使用消炎止痛藥。
Compress-壓縮
使用護踝或彈性繃帶進行適當的壓縮,幫助減少腫脹,但不要過度緊繃以免妨礙血液循環。
Educate-教育
教導患者關於傷後如何處理、恢復期的指導。(我的工作)


LOVE(恢復期治
療)

當急性症狀得到緩解後,進入恢復期,此時期重點是促進愈合和恢復功能。
Load-負重
漸進地增加受傷部位的負荷,適當地進行活動,以加速肌肉和關節的恢復。
Optimism-樂觀
保持積極的心態,相信自己能夠完全恢復,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。
Vascularization-血液循環
進行適當的活動來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愈合。
Exercise-運動
適當運動以增加靈活性、強度和穩定性,幫助踝關節恢復正常功能。

PEACE AND LOVE原則強調在急性期避免過度干預,並在恢復期逐步增加負荷和運動,

從而促進受傷部位的全面恢復。

Reference:

1. Diagnosis,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: update of an evidence-based clinical guideline. Br J Sports Med. 2018;52:956.

2. Acute ankle sprain in athletes: Clinical aspects and algorithmic approach. World J Orthop 2020; 11(12): 534-558.